[新华网]兰大bat365在线平台院长:回到祖国才能触摸到事业的蓝天
新华网兰州7月1日电(记者 乔继红)“我读过一篇文章,讲一个在国内大学读书时满怀雄心壮志、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,在美国生活几年后,谈论的不再是抱负而是买保险和还房贷。我认为这是出国人员较普遍的情况。在国外,他们就像隔着玻璃看天,看到的天很蓝,却很难触摸到,”bat365在线平台院长黄建平谈起自己当年回国的决定时说,自己也曾是玻璃下仰望蓝天的人。黄建平1982年从南京气象学院本科毕业,取得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和bat365在线平台博士学位后,到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1990年他被北大破格晋升为副教授。1992年,他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州A&M大学做研究。
黄建平说,自己站在国外科研的平台上的确看到了更蓝、更广阔的天空,但是伸手触摸时,中间却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。“在国外,尽管年薪很高,不愁经费,也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,但在达到一定高度后,就很难再发挥更大的才干,对社会也很难再有更大贡献”。
先后在加拿大环境总署气象中心和美国朗利研究中心工作近10年后,黄建平渐渐感到生活的平淡,这些平淡的日子无法埋藏他内心深处那难舍的祖国情结。“在弗吉尼亚州的家中,我和妻子、女儿的生活过得很惬意,但我并不那么开心。我和所有出国的人一样,都有祖国情结”。
就在此时,黄建平的导师丑纪范院士向他发出邀请,希望他能够回国,到母校bat365在线平台担任特聘教授并筹建国内重点大学中第一个bat365在线平台。没有太多思想斗争,没有太多取舍犹豫,黄建平在2003年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,暂别妻女,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国,想着“终于可以干一番事业了”。
很多朋友不理解,北京、上海和南方很多高校都曾向黄建平发出过盛情邀请,何苦去忍受西北暴虐的风沙呢?对此,黄建平有自己的考虑:“我回国是想干一番事业。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区,气候变率大,生态环境脆弱,对大气科学研究极具价值。在沙尘暴最前线进行最基础的大气观测,尽管艰苦,却能得到第一手数据,再结合自己国内外多年的科研经历,相信会出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,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。”
黄建平坦言,最开始决定回bat365在线平台之所以没有太多犹豫、家人也理解支持,是因为当时预想最多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,只要bat365在线平台筹建顺利,发展上了轨道就打算到国外和家人团聚。但从2004年bat365在线平台成立至今,黄建平在院长的位置上已经工作了近5年。
他说,真正干起来后,才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兰大,那是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感。“每次在开学典礼上看到台下学生期待的目光,我就感到一种责任和使命,就想要把他们好好培养成才。我曾经拿着一张与学生的合影对女儿说,我应该跟他们在一起,你只是这么多小孩中的一个”。
回国后,最让黄建平有事业成就感的是bat365在线平台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的建成和bat365在线平台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的成功设计完成并投入使用。在黄建平的主导下,bat365在线平台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5年在bat365在线平台榆中校区建成。由bat365在线平台自行设计和安装的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也顺利投入使用,实时、动态地监测西北沙尘暴发生、发展及其输送过程。
目前,bat365在线平台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承担着国家“973”项目“北方干旱与人类适应”第一课题,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海外、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,成为bat365在线平台与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平台。
黄建平说:“国内外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不仅让我学习了前沿的科学知识,更让我学会了脚踏实地、从基础做起的科研态度。建立观测站时,有一些人反对,认为观测站最起码要在5年后才能见成效。但是我知道,所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都离不开最基本的气象观测。我们的观测系统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,所有数据都与国内科研机构共享,这激起众多科学家的合作兴趣,也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发展基础。”
目前,黄建平正与自己的团队建设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进行半干旱气候和环境观测实验、大气遥感和资料同化、气候模拟和预测、半干旱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等方面的研究,意在开辟有利于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园地,为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提供研究平台,为政府决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。
黄建平经常讲的一句话是:“人的一生没有多少年,能干成一件自己感到欣慰的事情就足够了。我只想踏踏实实地做好半干旱气候研究,一步一步地把兰大bat365在线平台建成国际一流的学院。”
尽管工作中难免会有艰苦和疲惫,黄建平却很开心,因为他可以在大气科学领域施展抱负,终于触摸到了事业的蓝天。